为什么我的努力与收获不成正比
她是一名高一学生,在一个下午,她走进了我的心灵小屋。我细细地倾听着她内心的独白,并尝试在“诉与听”之间扑捉到一缕阳光。
一、案例概述
这个案例中的女孩,名叫小雨(化名)在初中拥有非常傲人的成绩,所有人都说她考上市区最好的中学没有任何问题。但事实上,她中考并没有考好,勉强过了我校的统招分数线,她觉得那只是一次失误,高一期中考试,考了班上十多名,觉得自己应该能考得更好些,所以更加倍努力去学习,谁想到,期末考试竟然比上一次还下跌了好几名,面对越考越差的成绩,她油然而生一份深深的挫败感,学习的自信心都没有了,觉得自己脑子太笨了,不是学习的料,期中考试后的加班加点换来的结果这样,她真的无法接受,感觉自己整天精神恍惚,都快要崩溃了。
二、咨询过程
在她向心理老师述说时,痛苦的泪如决堤的湖水,怎么也止不住。第一次心理咨询时,心理老师任其宣泄,没给她任何建议。谈话结束后,心理老师找孩子的班主任了解情况,班主任对这女孩印象非常好,说她非常用功,很好强,有服不服输的劲儿,只是个性非常执著,也很情绪化,会因考试没考好当场落泪,劝也劝不住……
打电话与其家长沟通,了解小雨的成长经历及最近在家的表现。小雨的妈妈说最近女儿确实有些变化,笑容少了,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不出来,回家一句话也没有,问她是不是在学校发生了不愉快的事,她也只是摇头,不肯说。成长经历:小雨出生后与父母一起生活,与妈妈关系亲密,爸爸脾气不好,与爸爸交流较少,偶有交流也是谈成绩;性格方面有点内向,要强。
心理老师调查分析断定,这女孩子表现出过强的学习动机,并由此产生较严重的情绪障碍,其根源在于女孩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和认知模式,在以后的辅导中,心理老师着重要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在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的过程中,改变她的认知模式,让她那过强的学习动机回归理性。
第二次辅导中,心理老师采取辩论的方式让女孩懂得,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获得好成绩的,因为成功需要的因素很多,努力并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
当小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她在分析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时就更理性些了,她开始接受自己学习现状,她也明白,自己现在所要面对的,是思考如何来改进与完善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受困于“努力一定要考好”的想法中。
第三次辅导中,心理老师原本是想让小雨学会以后在遇到类似考试挫折的时候学会求助他人,运用好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统,但当谈到我们可以向父母、朋友、老师倾诉自己的苦恼,寻求帮助的时候,小雨不可抑制地哭了,她说自己压力大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父亲的脾气暴躁,期待很高,给自己的压力很大。于是我们采用了“空椅子技术”目的就是帮助小雨全面觉察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分析、体验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朝着统整、坦诚以及更富生命力的存在迈进。心理老师把一张空椅子放在小雨面前,假定父亲就坐在这张椅子上,鼓励小雨对着空椅子,把自己想要对他说却没有机会说的话,包括不满、怨恨和愤怒都尽情地表达出来。通过这个练习,小雨释放了内心积压的情感,获得了内心的平衡。
第四次辅导中,心理老师让小雨的父母也走进了心理访谈室,让小雨获得家庭的支持,强化咨询效果。谈话过程中,小雨的爸爸也坦言自己长期以来都是以成绩来衡量女儿学习是否用功的,其他方面做的不好都不要紧,对女儿似乎严厉了点。心理老师通过对其父母引导,让他们明白对小雨这样的孩子,如果家长仅单纯从学生考试失败的原因或学习方法上查找问题所在,后果是让孩子根本看不清自己真正的问题所在,会越来越迷茫,所以父母在小雨今后的教育中多注意对其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对小雨的努力作肯定的评价,鼓励孩子确立适中的学习动机;平时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让孩子能感觉到父母的爱与支持;此外鼓励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咨询之外,心理老师与小雨的班主任进行了及时的交流,建议班主任设计相应的班级主题活动,让小雨通过倾听同辈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从而间接学习经验。另外心理老师还建议班主任在与小雨的沟通中能强化孩子建立合理的“成就动机”的信念,帮助其搭建具体学习任务的“小台阶”,让孩子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出入不是很大,让成功的愉悦激发小雨在学习的路上走得更快乐些。
三、咨询后记
咨询结束后的一个周一,在教师办公楼一楼遇到了小雨,她主动和我打招呼,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好多了,特意向您说一声,谢谢!我正准备和同学去打羽毛球。”我很欣慰,对她说:“去吧,玩得开心点。”
学期结束的时候,我意外地接到小雨爸爸打来的电话:“老师,小雨这学期拿了三好生,我们表扬她了,但同时也告诉她学习动机不要太高,不要逼自己太紧。”“非常好的消息,小雨妈妈在你做得很好,就这样陪着孩子慢慢成长,相信孩子一定和你们一样快乐!”。
四、心理咨询总结与反思
1、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关注的是那些缺乏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而对那些很努力却获取不了好成绩的学生而言,只是痛惜他们的努力,觉得他们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如何调整他们的学习模式上,却感到难以入手,这个案例也正提醒我们的教育者学习动机过强所造成的情绪障碍危害也不浅,它不仅会降低学习效率,而且比学习动机不足更能导致心理的困扰与不适。
2、每一个孩子的背后是一个家庭,而“问题学生”的背后则是一个“问题家庭”。当学生出现心理或行为问题时,不要只从他自身去寻找原因,要多方面地进行了解,特别是要深入了解其家庭环境,这样才有可能找出一些深层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