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

美国教育专家:气质(disposition)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姚应平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5日 点击数: [添加收藏]

同样以上述读书活动为例。如果这个读书是在家长的强迫和家教的帮助下进行的,那么我们可以想象这个阅读活动的结果是这样的:在知识层面上,这个学生还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在能力层面上,在老师的精心讲解和点拨下,学生可能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而在气质层面上,孩子可能因为被迫读书而进一步强化了原本对阅读的厌倦。因此,这个学习过程对于学生的长期潜力而言是一种伤害。当然,如果这个老师很优秀,懂得在教授阅读之余启发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思考并从中寻找愉悦感和成就感,那还是有可能在气质层面收获正向成果。但对于绝大部分学习活动而言,知识层面的结果最为明显,因而也最受家长关注。所以在现实中绝大部分的教师关注的也只是第一个层面(知识),较少关注第二个层面(能力),几乎从不关注第三个层面(气质)。所以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培训,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一种反教育。死记硬背反复操练可能一时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应试能力,但却伤害了学生的好奇心、钻研精神和对知识纯粹的热爱,而这些恰恰是学生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在驱动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应试教育虽然培养了数量众多的学霸,但其中很少有转化成真正的大家。缺乏了内在驱动力的人,就如同无源之水,行而不远。(爸妈营简直忍不住要为这段话点赞啊!这是难得看到的把实际教育理论和中国教育现状总结得这么到位的一段。)在X女士的案例中,X女士用她老练的分析能力一次次帮助孩子做出了完美决定,帮助孩子获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些决定可能在知识和能力层面给她的孩子带来了帮助,但在气质层面上,这对孩子无疑是一种伤害。缺乏平等的参与感,卵翼于父母之下的孩子往往难以发展出自信、好奇和内在目标感。对这样的孩子而言,家长的帮助在某种程度上如同一剂温柔的慢性毒药。而与X女士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被哈佛大学录取的安徽淮北女孩董雪。董雪来自四线小城,父母都是普通人。他们没有视野也没有资源为孩子提供帮助。而恰恰也是因为这些能力和资源的缺位,导致董雪保持了近乎“放养”的原生态。她先天的好奇心,独立精神、主动性和对未来的憧憬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没有这些宝贵的素质,她进不了哈佛。而我也想,如果她身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她还会被哈佛录取否?最后,我引用美国著名文理学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的一段话与各位分享:Our goal is to instill a lifelong intellectual curiosity and nimbleness, as well as the confidence and entrepreneurial spirit to embrace a broad range of personal, professional and creative pursuits.(这里我就不翻译了。如果理解有困难可以和孩子一起查字典讨论一下。)人生的道路漫长而曲折。即便功利教育在所难免,家长们也要细心呵护孩子们宝贵的气质。默默地关心,仅给予必要的帮助,给予足够多的鼓励,必要时爸妈要懂得收藏自己的锋芒,就像当初您和初恋男友/女友相处一样。愿天下的孩子们永远心怀好奇、自信和目标去探索人生之深度。

[ 打印文章 ]